改变世界, 从“接地气”开始

t创刊号专题FIRST ISSUE FEATURE

“脏包”制作流程图  ©️在地拾用

“脏包”制作流程图 ©️在地拾用

文/吴佳潞

近年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越发认识到“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种围绕“可持续”的理论、研究、设计概念也层出不穷。事实上,当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会发现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都朴素,许多解决问题的灵感与方案,就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 在深圳本土,就有这样一群人在各自的领域通过设计来推广、践行“可持续”的价值理念;他们的影响力也从深圳本土辐射到地球的另一端,从都市繁华街头到非洲偏远乡村,让我们感受到“深圳设计”蓬勃生猛的力量。

“脏包”制作流程图  ©️在地拾用

从脏袋到潮包——“拾荒而用”的街头潮牌

珠三角作为早期外贸代工厂聚集地,五花八门的编织袋从工厂渗透到生活,交织在一代人的记忆中。近年来,编织袋元素被国际大牌相中,摇身一变成为时尚达人争相追捧的单品;国人也重新开始认识这一度被视为乡土气息浓郁的老物件。 作为土生土长的“深二代”,阿祖和林嘉成长于极具烟火气息的市井街头,生鲜活泼的日常元素和在街头巷尾的游走经历,为他们孕育了独特的创作灵感。2015年,一次在茂仔村的闲逛中,阿祖发现街头一些经常用过一两次就被扔弃的编织袋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图案,于是萌生想法,用编织袋为原材料创造一些东西。 “许多编织袋本身是用来装水泥、沙石的,很结实耐磨,我们想要通过设计去延续它们的使用周期,也让这种材料呈现出更好玩的一面。”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阿祖和林嘉着手开始进行材料研究。编织袋有许多种类型,材质构造各不同,有的好看但不耐用,就需要处理,变成更耐用的面料。在这方面,阿祖和林嘉搜罗了国际国内的诸多案例,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供借鉴,阿祖和林嘉只能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本着对顾客负责的态度,直到2017年才正式推出了“在地拾用”这一品牌。 有趣的图案拼接和跳跃的色彩,是“在地拾用”的一大特色。通过创意拼接和剪裁,在包包上呈现出诸如鸭子的图案或“石化”字眼,于日常元素中透露出一丝不羁和幽默。既要材料结实耐用,又要图案好看,这样的组合在普通工业和农业编织袋里并不多见,为此,团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前期的材料筛选。“为了找合适的图案,我们会跑遍全国各地的工厂、商场,在成堆的编织袋里一只只打开来看。”现在,团队在珠三角有了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原材料的在地性帮助品牌更好地节省成本。 “脏包”的制作也透露出品牌的人文关怀。“在地拾用”一直坚持非流水线生产,每一个产品都是由拥有20多年经验的老师傅进行手工生产制作,这些老手艺人大都是城中村的叔叔阿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三来一补”政策下的外贸厂里,他们为出口订单进行打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一定的审美和设计能力;按件计费的合作模式,也让他们获得了公平贸易的手工报酬。目前,有两名老手工艺人被吸纳进了“在地拾用”团队,成为工作室里的全职员工,与年轻设计师们一起进行产品的研发。 有粉丝戏谑说“在地拾用”是瑞士环保街头潮牌Freitag的平价替代,后者采用卡车篷布为原材料,单品价格动辄上千,但依然受到诸多街头潮人和运动爱好者的追捧。“我们并不介意被这么叫,”聊起这个,阿祖的心态很是平和,“一方面我们在价格上确实更亲民,因为想让更多人都能使用和接触到我们的产品及理念;另一方面,我们的品牌调性更活泼有趣,也和本土社群产生更强的联结,这是我们和Freitag有着鲜明区别的地方。”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编织袋  ©️在地拾用

处理干净的编织袋成为面料  ©️在地拾用

工人师傅在工作室打版  ©️在地拾用

©️在地拾用

©️在地拾用

挎包和骑行包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款式  ©️在地拾用

挎包和骑行包是最受欢迎的两种款式  ©️在地拾用

向太阳“盗火”,点亮底层生活

在2004年创办自己的贸易公司时,李霞没有想到一次印度之旅会成为她的转折点。新德里贫民窟的生存状况,触发了她早年农村生活的回忆,在2009年,李霞决定转变事业发展方向,将公司从传统外贸转型成为一家社会创新企业,致力于为金字塔底层人群(BOP, Bottom of Pyramid)提供实用的、耐用的、可负担的太阳能产品。

太阳能无处不在,为偏远地区供电提供了便捷  ©️诚信诺

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水、电、煤、网络这“四大金刚”已经是理所应当的生活必备条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无法想象,在这个世界上有约11%的人口,“照明”对于他们依然是一种奢侈。据统计,世界上仍有8.4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缺乏电力与网络,没有任何照明设施,他们中的大多数依然靠蜡烛与煤油灯照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530万人因煤油灯燃烧造成的火灾和呼吸道感染疾病而失去生命。 在对多个贫困国家进行实地调研和需求考察后,李霞团队研发出了他们的第一款太阳能产品“蜡烛消灭者”(Candles Killer)。 “蜡烛消灭者”仅通过一颗螺丝、一个灯珠、一个灯罩、一个支架和一块指甲大小的电池板的极简设计,就达到了传统太阳能灯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材料成本。在考察途中李霞还发现,即便在穷乡僻壤,塑料水瓶随处可见,这促使团队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被丢弃的“垃圾”纳入到自己的设计框架中。在反复优化后,太阳能灯外形采用了弧形挂钩设计,巧妙借用废弃水瓶作为支架,摇身一变成为台灯,最大化精简了太阳能灯本身的设计,也降低了国际运输成本。2016年推出至今,“蜡烛消灭者” 已经遍布全世界63个国家的无电地区,帮助了440多万户贫困家庭。 “相比于为大众消费者设计,为BOP群体设计需要采取另一种思路,我们所有的设计都围绕‘实用、耐用、低成本’三个原则展开,让每一个零部件最大化发挥它的使用价值。”李霞表示,“另外考虑到贫困地区的恶劣条件,我们会在不同温度、湿度、压力、运输的极端状态下,对产品进行各种测试,确保运送到用户手中时依然能正常使用。” 每一年,李霞都会亲自带领团队,翻山越岭去往非洲偏远地区进行回访,对于BOP人群的生存状况也有了更细致入微的体察。除了无网无电,大多数BOP人群也缺乏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意识,甚至缺乏与生存相关的基础卫生常识。“我希望提供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照明设备,”李霞表示,“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提供给他们接触外界讯息、甚至改变人生的一种可能。”因而在进行后续产品研发时,除了考虑解决直观的能源问题,团队还着眼于通过产品传播教育知识,持续为当地人赋能。 李霞团队最新研发的“太阳能媒体”(Solar Media)就是一款兼顾了产品、内容、服务和社会关系可持续性的设计。“太阳能媒体”本身包括一块太阳能电板、一块屏幕和三套节能电灯,视频播放器本身也可作为移动充电器,用于灯泡照明、小型电子设备充电,播放器内置科技、卫生、农业等各种教学视频,在解决照明这一燃眉之急的同时也能为贫困人口赋能,提升他们的生产力与教育文化水平。尤其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当下,这款产品将为缺少公共卫生服务的贫困社区带去宝贵的防疫知识,提高当地人的卫生意识,减少疾病发生。同时,还可以更新存入各类基础教育知识、手工技能、农业知识,提高当地人群的教育水平,授人以渔,赋予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用来包装的盒子本身也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产品,通过简单的拆卸与折叠,包装盒摇身一变成为一组简单的衣柜、抽屉和衣架。李霞说,“我们要让低收入人群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会尽量让每一个部件都发挥最大价值。”包装选取了耐用性高的材料,偏远地区人们可以用它来存放碗碟、食物或衣物,团队希望这套包装可以让当地人不用多花一分钱的同时,既改善生活条件,又提升作为人的尊严和体面。 除此之外,团队还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产品的生产,为当地人带去更多技能和就业岗位,持续为社群赋能。与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流行的集成式、一体化设计不同,“蜡烛消灭者”以及“太阳能媒体”的每一个部件都是可拆卸、可维修、可替换的,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延长产品使用周期。诚信诺科技已经计划在终端所在地建立维修和回收点,并通过“赤脚工程师计划”联合本地政府和学校培养年轻人成为售后服务人员,让他们为社区居民提供设备维修和内容更新服务,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历史进程中错过了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的契机,但并不代表他们需要一步步重蹈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让欠发达地区一步到位用上可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产品。”李霞进一步透露,“我们现在正在建立终端数据库,计算碳排放量,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国际碳交易,将所得收益用来进一步压低成本,反哺用户,让更多的底层人民用上清洁能源产品。” 凭借着对底层市场的洞察,以及对商业模式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诚信诺科技倍受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内的各大国际组织和NGO的青睐,还获得了世界银行“点亮全球”(Lighting Globe)项目的认证,成为一家“走上了世界舞台”、具有国际社会影响力的的深圳企业。 “可持续设计”作为一种思维,对设计者们来说,意味着除了考虑产品最基本的美观和功能之外,更要思考这件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上下游所产生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人类,还要考虑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拥有更宏大的视野。 另一方面,“可持续设计”让我们看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二者兼得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消除二元对立的思维,采用一种更融合、全息的视角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设计为桨,以商业为舟,在解决社会及环境问题、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的同时,企业和品牌本身也能自我造血、持续成长。

“太阳能媒体”全新产品包装  ©️潘虎包装设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