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艺术探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文艺季

t设计教育DESIGN EDUCATION

 

文/ Effie, Cici

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成熟发展的象征,它凝聚着城市的情感和性格,表达了当地的文化态度,同时体现着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校园的空间是培育与诞生创造思维的土壤,也是校园文化底蕴的舞台。校园丰富的空间形态为艺术家的创作和作品的呈现提供了诸多可能性,给艺术的未知性埋下了伏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 2020 年 11 月 - 2021 年 2 月举办了主题为“速度 // 时间” 的文艺季,特邀八位中外艺术家在既有空间中,设计和制作出与现场环境发生关系的“校园公共艺术”,并将这一语汇转述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从多个角度表达着这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大学活跃前卫、敢于探索的性格。

综合类大学中的艺术突破

2019 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艺术中心发起的首届文艺季“科幻漫游” 成功举办,以科幻文化为引,开展了艺术与多学科融合碰撞的初次尝试,搭建了校园与艺术机构合作的桥梁。在此背景下,由大学主办,大学艺术中心承办,定位公共艺术,主题敲定“速度 // 时间”的 2020 年第二届文艺季应运而生,总策划人是大学校长徐扬生教授,大学艺术中心主任黄顺真为出品人,大学艺术中心经理唐卉茜为项目策划,并特邀深圳设计与艺术联盟副主席栾倩作为学术主持,策划人李荣蔚作此次策展 人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 2020 年 11 月 15 日正式开幕。

本次文艺季重心是让美学深植于校园,将公共艺术语汇浸润延续到更广空间,在深圳特区成立 40 周年的历史背景下,为深圳及城市发展搭建更丰富的连结与对话。

第二届文艺季的嘉宾阵容和项目密度是高校艺术活动中较为罕见的,共有八位艺术家的新锐装置作品落地校园,20 余场单元活动,两场专题讲座。作品以独特视野解构“速度 // 时间”与校园空间的关系,阅读周遭环境中的熟悉感与陌生感,用平凡事物触碰内心感动,在不断的互动中注入无限生机。此次文艺季是首次将大体量公共艺术作品完整呈现于香港中文大学 ( 深 圳 ) 校园中的创新探索。从规模、形式及设计理念上都是一次创造性的艺术尝试,与当代艺术机构的合作更将大学和珠三角艺术生态进行了一次建构融合。

《追气》,谢文蒂,手工吹制玻璃、镜面不锈钢、高清银白镀膜玻璃、LED 灯,2020。供图: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 徐扬生: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很好的艺术 氛围,希望大家领悟环境,艺术的熏陶对成长非常有利。康德曾经讲 过“一个人对于美的自然的感觉与直觉,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心灵善良 的重要表现”,我们这个学校是在培养人的,从对人的整体培养来说, 艺术熏陶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我们对大学中的艺术空间和艺术 氛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速度 / 时间”开幕现场观众提问环节31 无声的传播》,金炳昊,不锈钢表面聚氨酯涂层

大胆跨界,打开艺术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文艺季活动单元之丰富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常规设想。承办方大学艺术中心将多达 20 场的艺术活动分布在文艺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让专业前沿且具启发性的思维在校园中交汇,他们大胆策划了多形式、多领域、多空间的艺术现场,打造学生与艺术家的多渠道互动,让艺术真正贴近校园生活,触手可得。邀请了如著名编剧、影评人史航 、独立音乐人马海平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刘磊 、纪录片《 中国梵高 》导演余海波等不同行业嘉宾分享先锋思想,开展放映会、读书会、“一日艺术家”校外体验、辩论赛等丰富门类供学生参与,反响热烈。

 

 

史航:讲座“我们来得及相信更多”

 

邀请知名艺术家走进校园是一件容易想象但不容易实现的事情,大学艺术中心对活动的用心编排除了体现在频率和数量上,也更突出在嘉宾阵容上。特邀史航在文艺季中带来一场引人深思的讲座,让大咖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无疑从活动层面也展现着文艺季项目的策划魄力和创新探索。

 

讲座中史航向观众讲述形形色色关于 “相信”的故事,用编剧的艺术感染力生动阐述他的体验与理解,真实地将创作心得分享给学生 ; 在讲座尾声近 30 分钟的问答里全数回答了现场同学的问题,用自身经历启发年轻后辈。

 

“一日艺术家” 走进鳌湖艺术村体验

 

“一日艺术家”是文艺季活动单元中一项走出校园的实践型活动。大学艺术中心组织一批学生走进百年村落鳌湖村探访在地艺术家,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并且亲身体验真实的创作过程。体验日结束后,学生以小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构思提案,并付诸实际,艺术家全程跟进给予指导,让最终评选出的作品在校园图书馆展出亮相。这一系列的创作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切身感受到艺术家的工作过程和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或许以前在他们眼中遥远的“艺术家”一词会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辩论赛:“公共艺术是一种审美治理吗”

 

文艺季压轴活动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国语辩论队唱主角,就辩题“公共艺术是一种审美治理吗?”展开辩论,从讨论中挖掘新的思维和角度。

 

开展以艺术为主题的辩论赛在高校活动中不常见,大学艺术中心在前期调查中获悉学生们对抒发关于艺术之己见的浓厚兴趣以及期待受到艺术家专业点评的愿望,特别组织了辩论,并且融入时下流行的“奇袭”环节等新颖元素,提升现场观众的参与感,让严肃的辩论也充满艺术想象。设计互联品牌负责人顾灵、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刘磊与策展人李荣蔚对辩论做了极具启发性的点评。

柔软》,徐子薇,玻璃钢,LED 灯,2020

《3.745》,蔡伊楠,玻璃钢,LED 灯,2020

 

这样的校园公共艺术,很前卫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主办方对文化艺术议题的选择埋下足够想象空间,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更多的自由和支持。不同学术背景和创作经验的艺术家对于“速度 // 时间”主题的解读和关注角度,使作品面貌充满独特性和吸引力,他们从在场的感知里捕捉创作线索和动力,敏感的记录自我与空间所产生的微妙对话,并专业高效地实现在校园中展示。

 

通过不同经验构建出的独特思维,让每一件作品都凝视着当下的瞬间和永恒,蕴藏了“速度 // 时间”里生生不息的能量。校园公共艺术除了给这所高校带来活力与想象力,更多的是和环境产生对话与共生,开辟新议题激发同学们关于意义的讨论,照亮空间,也照亮视野。